“一帶一路”紡織青年學者論壇(香港理工大學站)成功舉辦 時間:2023-06-10 作者: 瀏覽次數:次
為更好促進紡織領域學術研究、技術創新和文化傳承,更有力推進紡織學科交叉融合和創新發展,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絲綢》雜志社于5月20-21日在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舉辦“一帶一路”紡織青年學者論壇。本次論壇由國際絲綢聯盟、全國絲綢信息中心指導,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絲綢》雜志社主辦,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承辦,深圳市晉風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協辦,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浙江省紡織工程學會、武漢紡織大學伯明翰時尚創意學院、《現代紡織技術》編輯部、杭州東方絲綢文化與品牌研究中心支持。
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副院長簡志偉,國際絲綢聯盟秘書長、浙江理工大學雜志社社長、浙江省紡織工程學會秘書長李啟正,香港理工大學深圳基地總裁、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副院長陳綺東作會議致辭。簡志偉歡迎廣大專家學者來到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進行學術交流;李啟正介紹了浙江理工大學及雜志社旗下期刊的概況和組稿方向;陳綺東介紹了香港理工大學深港融合發展情況,通過創立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推進深圳科技創新的案例。論壇以“時尚、時裝、國際化”為主題,圍繞六項議程展開,主辦方、承辦方、協辦方及紡織青年學者、《絲綢》《現代紡織技術》青年編委近40人參加此次論壇。活動由浙江省紡織工程學會副秘書長、《絲綢》雜志社副社長趙林主持。
為增強《絲綢》與相關學科院校之間的交流互動,雜志社邀請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加入《絲綢》常務理事單位,李啟正為常務理事單位代表授牌。
根據本次論壇“時尚、時裝、國際化”的主題,《絲綢》《現代紡織技術》邀請了部分相關領域方向的青年編委參加論壇,并做論壇交流報告,《絲綢》《現代紡織技術》副主編分別為青年編委頒發聘書。
本次論壇邀請了3位專家作特邀報告,武漢紡織大學伯明翰時尚創意學院院長李萬軍教授從大學的職能、設計教育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實施路徑4個方面探討了“國際化設計創意人才培養路徑研究”;浙江理工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國際絲綢學院)副院長蘇淼教授從學院簡介、產學協同、科教融合、培養成效4個方面,介紹了“產學協同、科教融合——新時代紡織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費賓教授著重介紹了其團隊開展的“蠶絲的雙網絡結構功能化”項目。
論壇報告環節,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羅潔教授以《服裝的跨學科設計與人才培養》為題,對學院的發展歷史、現狀及人才培養目標進行了講解;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王來力教授以《紡織服裝產品生命周期環境表現量化與評價》為題,分別從國際背景、國內背景、評價方法、案例討論4個方面對紡織服裝產品生命周期進行了探討;蘇州大學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洪巖副教授作了《元宇宙社交與未來時尚》的主旨報告,詳細講解了元宇宙的概念、特點及未來時尚暢想;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黃鑫鑫特聘副教授以《低碳視閾下廢棄服裝多維升級再利用的生態設計》為題,從研究背景、廢棄服裝的閉環回收再造、廢棄服裝的“非服”再造設計、基于再生纖維的手工造紙及設計4個方面介紹了自己所采取的綠色可持續設計策略。
交流討論環節,浙江理工大學雜志社副社長、《絲綢》期刊副主編徐石勇首先從概況簡介、學術期刊、平臺建設、運營推廣、聯合矩陣5個方面對《絲綢》期刊的辦刊工作進行了介紹,對《絲綢》進行重點選題分析及辦刊發展研討;《現代紡織技術》副主編唐志榮首先對《現代紡織技術》期刊的辦刊工作進行了介紹,并對如何進一步提高影響力、今后的辦刊方向及聚焦特色進行了思考。
與會青年編委圍繞《絲綢》期刊的“數智時尚”、《現代紡織技術》期刊的“現代紡織”等重點選題以及期刊的未來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與想法。
論壇期間,與會代表還參觀了香港理工大學深圳基地。香港理工大學深圳基地成立于2000年。作為香港理工大學在深圳的延伸機構以及在大灣區的重要據點,香港理工大學深圳基地在科研、教育、知識轉移以及創新創業方面均取得了卓越成果。深圳基地共有18個實驗室及科研平臺。自2011年以來,深圳基地承擔了一批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深圳市等各級政府科研項目,總金額逾5億,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項目、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課題等;與產業界建⽴⼴泛合作,承接項⽬超過800項;獲授權專利超過100項,軟件著作權超過10項;累計培養博士后29名,目前在站博士后12名。
來源:浙江理工大學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