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錢捐給有意義的事業我很舒心 時間:2017-08-16 作者: 瀏覽次數:次
記者-郝杰 文/攝
“浙江省服裝行業協會副會長、杭州市商會副會長、杭州國際商會副會長、杭州杭派女裝商會會長、中紡中心服裝城董事長”,吳文宏的名片上印著這一系列頭銜,而在服裝圈里,提到吳文宏都會把他和杭派女裝聯系在一起。人們不會忘記,1999年他組織數十家杭州女裝企業參加大連服裝節,杭派女裝橫空出世;2001年,他帶領著50余家女裝企業亮相CHIC展,首次提出了“中國女裝看杭州”的口號,從那以后,杭派女裝開始在中國服裝界崛起。
從1996年吳文宏進入服裝圈算起,他已經在這個領域里打拼了21年,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管理著3個服裝專業市場,多達3000多個商鋪。他為人低調,不事張揚,在為杭派女裝搖旗吶喊的同時,他還熱衷慈善,至今各種捐資達2000多萬元,特別是他先后兩次以個人名義為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捐資達600萬元。是什么樣的情結讓他如此慷慨?是什么樣的動力讓他為杭派女裝吶喊?本刊記者就此對吳文宏進行了專訪。
終生都會支持這個行業
TAweekly:您以個人名義為行業捐資是出于怎樣的考慮?
吳文宏:我1996年進入服裝行業,20年過去了,我人生最美好的年華都是在這個領域度過的,對這個行業感情非常深,我了解做服裝的酸甜苦辣。如今我們已是紡織大國,但與國際品牌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在設計和面料開發上需要不斷努力,但這是個長期積累和投入的過程,我們的市場經濟和發達國家相比時間還較短,科技和人才都有差距。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為行業做了一件好事,只有從科技和教育入手,才能促進未來服裝產業的發展。我對基金會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是應該的。我工作在這個行業,終生都會支持這個行業。
TAweekly:現在有些人做慈善,比較高調,您為什么這么低調?
吳文宏:現在做慈善的人很多了,捐資數額都比較大,我捐的并不多,只是出于對行業的感情,企業發展了,把錢捐給有意義的事業,我很舒心。我不太喜歡高調宣傳,說心里話,做慈善的大企業很多,我相信他們都不是為了要名利,企業發展了,通過捐資回報社會這是很正常的。
專業市場在轉型
TAweekly:您說對行業感情很深,作為杭派女裝的創始人,您對杭派女裝有著怎樣的情結?
吳文宏:我在杭州也是從創業開始的,那時與一批做服裝的企業家在一起,大家有激情、有想法,杭派女裝的出現其實是市場發展的必然結果,大家形成了共識,推舉我舉旗子,我帶著大家扛起杭派女裝的大旗闖天下。作為杭州杭派女裝商會創始會長,一路走來,我對服裝感情很深。
TAweekly:杭派女裝有哪些顯著特點?
吳文宏:其實絕大多數杭派女裝創始人都是杭州大專院校畢業的,他們白手起家,扎根在杭州,自己設計、剪裁、制作,走上了創業之路。隨后,眾多品牌涌現出來,杭派女裝大體上說面料簡約,風格體現江南的人文和文化特色。
TAweekly:隨著電商、互聯網的興起,對專業市場是否沖擊很大?
吳文宏:電商的興起,還有商業地產的沖擊,確實給專業市場帶來很大壓力,批發市場處于很嚴峻的階段,以前商鋪供不應求,現在也出現空鋪,未來關停商鋪也是有可能的。如今社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都在變化,我們原有的教育經歷、工作經歷已經不適應現在社會的發展,因此我們也要變,最終的目的是讓生活更便捷、更好。面對專業市場出現的瓶頸,我們也在嘗試轉型,目前還在探索中,我們也在做電商,希望把設計師等服裝高端人才吸引進來,打造品牌。
TAweekly:具體有哪些做法?
吳文宏:我們陸續引進一些抱團在一起的設計師團隊,這種類型的團隊擁有多品牌,還有買手、面料商,大家聯合在一起以團隊形式打市場,而不是以前單打獨斗的模式。采取專業人士合作的模式,便于控制成本,營銷也更加精準,產品也不易被模仿,競爭力很強。同時設計師也不用受雇于某家公司,而是更方便與面料商對接,與市場對接。在營銷模式方面,市場變成一個訂單中心,生產在全國各地,發貨也在全國各地,這樣減少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目前整個商場全部實現WIFI定位,客戶用手機立刻可查到品牌的位置,而且實現了線上線下24小時接單。現在是轉變的時代,新舊商業模式碰撞的時代,只有創新才能持續發展。
TAweekly:未來對于服裝與市場發展您有哪些期待?
吳文宏:目前,我們還沒有出現真正的國際品牌,我認為杭州具有產生大品牌的條件,希望杭州能出現一批真正的國際品牌。市場將轉型為高檔市場,客戶到市場訂貨,設計師提供服務,大批面料商、生產工廠提供保障。商戶喝著咖啡、聽著音樂,就把生意談好。對未來的發展我很有信心。
未來將繼續捐資
TAweekly:隨著形勢的變化,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的籌資也遇到了瓶頸,您有什么建議嗎?
吳文宏:紡織行業是傳統行業,中小企業眾多,我建議捐資多少不設門檻,一千、兩千都可以,獻愛心不是錢多少的問題,捐資者也不會要求回報,這樣滴水成河。此外,要充分利用行業各種資源,在各種場合進行宣傳,培養大家的公益意識,讓大家覺得捐資光榮。行業可以考慮用基金設立有影響力、震撼力的大獎,體現權威性。受益者也將一生銘記紡織之光的善舉,有機會也會回報行業,這樣形成良性循環,未來達到數十億、上百億規模也是有可能的。我承諾還將繼續為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