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溪市“4+X”模式 全力推進紡織行業智能化改造 時間:2021-03-03 作者: 瀏覽次數:次
近年來,蘭溪市針對紡織行業利潤率不高、創新性不強、要素成本上升、產業鏈延伸受阻問題,依托列入全省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分行業省級試點契機,引進浙江省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浙智專委”)專家團隊,積極推行“4+X”智能化改造模式,推動紡織行業加快優化升級。通過一年多改造提升,30家試點企業效益平均提高12.3%,差錯率平均下降至0.5%,生產設備聯網率達到98%,水、電、汽平均每萬米布消耗量分別下降9.8%、4.1%和5.6%。
一、“政府+專家+企業”整體聯動,協同提升
一是政府主推,全面整合優勢資源。為順利推進紡織行業智能制造示范市創建,組織召開千人動員大會,制定出臺《關于創建紡織行業智能制造示范市的決定》《蘭溪市創建紡織行業智能制造示范市的實施方案》,明確按軟性、硬件及上云投入的50%給予試點企業專項資金補助,最高補助額達500萬元。針對疫情帶來的企業資金緊張難題,按企業年度投資計劃的15%預撥補助資金。創新智能制造融資模式,推廣應用核心企業自身授用信和核心企業上下游授用信模式等供應鏈融資方式,為紡織企業提供更多“金融活水”。
二是專家主管,全力化解企業難題。試點企業選擇從業主意愿、企業基礎、人員素質、行業代表性等多個方面進行評估,擇優確定試點企業30家,提供完整診斷改造方案30多個、技術咨詢、智能制造方案評審100多次。協調浙智專委選派有紡織專業背景的專家組進駐,定期培訓、現場授課,引導業主從比拼設備向比拼數據應用、比拼數據打通的思維轉變。按照“事前咨詢診斷、立項評審,事中跟蹤服務、監督指導,事后綜合評價、評估驗收”標準,規范企業立項、評審、驗收流程。
三是企業主導,全員聯動上下齊心。為打破企業觀望心態,先后舉辦20多場專題座談、培訓、現場會,邀請浙智專委毛光烈主任做專題動員報告,宣貫智能制造的理念。紡織企業轉型升級信心不斷加強,主動謀劃改革提升規劃。如鑫海紡織制定了企業智能制造五年規劃、鑫蘭紡織從智能制造1.0升級到了2.0。同時在骨干企業內挑選學習能力強的“種子選手”,一對一、手把手傳幫帶,反復培訓、試驗,順利把軟件系統應用落實到第一線。
二、“標準+個性”共性復制,個性定制
一是制定標準,高效推廣應用。深入調研、量身定制適合廣大中小企業的“4+X”智改模式。“4”,是共性智改內容:第一打通生產設備(包括設施、儀器等)之間的基礎數據,解決“聾、啞、盲”的問題,消除信息孤島;第二打通生產經營全過程的應用數據,實現生產設備與軟件之間、ERP與MES之間的互聯互通互操作,奠定企業數字化制造基礎;第三打通實時化、可視化、無紙化的運行數據,安裝從決策層、管理層到操作層的看板(智能終端)系統,將企業導入數字化管理;第四打通員工與機器、物料、工藝等之間的協同數據,對全員實施智能制造的應知應會培訓,實現人機協同,保障智能制造落地見效。
二是個性發展,共同破解難題。在嚴格按照標準體系建設的同時,匹配個性化的X應用:立體倉庫/虛擬庫位管理。在鑫蘭紡織運用漿染前及后整理中轉自動倉儲系統,在七星紡織推廣使用虛擬貨位管理。視覺驗布系統應用。萬舟紡織、賜源紡織等企業率先部署5G網絡+智能驗布系統,加裝視覺傳感設備,通過算法識別布匹瑕疵、自動停機維修,驗布速度提高1倍,每1萬米布可節省人工費105元。能源管理系統運用。鑫海紡織等企業從邊緣數據采集控制器、智能電表、智能水表等方面來實現對設備能耗進行實時監控,形成了對水、電、氣等生產要素的自動控制管理,促使企業能耗降低10%以上。
三、“技術+行業+產業”平臺服務,平民應用
一是打造技術平臺,全面保障數字供給能力。搭建集智造工程技術、智能技術研發、創業服務模式以及智能制造展示等為一體的綜合平臺。引進一批紡織智能制造工程技術研究院、紡織行業智能技術應用研究院,著力提升數字服務、創新服務的保障水平。優選引進了康立、天富、環思等最具實力的智能制造總承包商,為蘭溪紡織企業提供優質的智能制造供給能力。
二是打造紡織云平臺,全面提升中小企業數字化能力。梳理企業智能化、數字化改造中共性的痛點、難點,制定低成本、輕量化改造的解決方案,快速布置在云平臺上,供大多數紡織中小企業上平臺共享使用。發揮行業互聯網云平臺的作用,加快紡織企業生產與經營管理的數字化轉型,助推百企提升,為更多中小紡織企業服務。
三是打造供應鏈平臺,全面增強產業鏈需求給供能力。完善上下游供應鏈。整合國內優勢棉紗企業資源,打造集“品牌+供應鏈管理+交易平臺+供應鏈金融”于一體的綜合型棉紗紡織品交易平臺。基于供應鏈和紡織云平臺全方位數據,綜合運用數字化科技手段,構建信用評價標準化體系,以評價值替代傳統的抵押擔保,實現對企業的定向風控及精準引流,破解企業融資難題。
(廳產業轉型升級處,蘭溪市經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