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紡織服裝行業熱點回顧(5)針織篇 時間:2016-07-16 作者: 瀏覽次數:次
向“智造”轉身
對于針織企業來說,智能制造、互聯網基因的注入已經成為不可回避的新模式,越早做越容易收割它們的紅利。
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會長楊紀朝表示,如今在“經濟新常態”和供給側改革的大環境下,紡織工業作為國民經濟傳統支柱和重要民生產業,需要以技術變革來創造新的產業優勢。智能制造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內容,則給紡織業,包括針織產業創造了產業新動力、新路徑和新優勢,指明了正確方向。
產業發展向“智能”投石問路
近幾年來,隨著勞動力、土地等成本不斷上升,國內制造企業逐漸向東南亞遷移似乎成為趨勢。特別是紡服企業,不少國內企業訂單銳減,陷入生存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上海中昊集團董事長高寶霖并未盲目將工廠遷移至東南亞地區,也沒有急于創立自己的品牌,而是依舊在國內專注代工生產業務。
最初,高寶霖前往意大利準備咨詢購買機器人之時,遭到了對方的拒絕,理由是不希望相關技術流入中國。然而他并未放棄,此后多次前往意大利與廠家進行溝通交流和學習,經過一番周折,意大利廠家同意向中昊針織出售這種智能織襪機器人。首批智能織襪機器人先是被運送到日本,隨后運往大連,最后才輾轉至上海。
目前中昊針織已經成功上線700臺智能織襪機器人,計劃到2017年增加至1200臺,同時利用自有屋頂太陽能發電,有望成為本行業內規模最大的智能化4.0生產工廠。
今年3月,我國針織行業首個“智能產業園區”在江蘇省沭陽縣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破土動工。
據悉,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計劃用5~10年時間將產業園打造成百億級針織品生產基地,努力形成現代針織制造業高地、品牌集聚地、創意策源地、針織品集散地,推動針織產業從設計、加工、產品、管理、營銷和服務體系等各環節全智能化轉型升級,讓沭陽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智能針織名城”。
可以看出,紡織服裝業推進智能制造,勢必要從產品設計智能化、關鍵工序智能化、供應鏈優化管控等方面,推進智能制造單元、智能生產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建設。要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紡織服裝行業融合,推動紡織服裝產業向綠色低碳、數字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等方向發展。
“互聯網+”釋放產業無限潛能
在今年春季的2016中國國際針織博覽會(PH Value)上,濮院有“空中濮院”和“找貨嗎”兩家電商平臺參展,而“找貨嗎”更是在展會第一天就促成了一筆訂單。浙江青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愛萍篤定地認為,互聯網是濮院毛衫產業的下一個風口。她的“找貨嗎”平臺對采購商和生產商都實行免費,“羊毛產在豬身上”這樣一種盈利模式的提出,點醒了產業人士對“互聯網+”的懵懂,而這種模式的出現,更是為針織產業涉水“互聯網+”給出了更多可能。
近幾年,隨著移動互聯網進一步推進,電商、微商爆炸式發展,傳統內衣行業面臨巨大壓力,上游品牌廠商、中游物流配送、下游銷售終端等各環節均亟待變革,傳統內衣行業已經處于轉型升級的風口。而當下,已經有企業為內衣行業搭建起了電商生態平臺。
2016中國內衣文化周暨SIUF深圳內衣展就在往屆展館基礎上,增設了7、8號兩個互聯網+創新館,在“內衣嘉年華”的大主題下實現了互聯網品牌與消費者的互動。
微商作為移動互聯網的一種表現形式,其強大的社群變現能力已經開始顯現,有人認為移動互聯網在未來的發展將會顛覆PC端,而先行一步的冪姿、貓人和林夕夢則已經開始借助“互聯網+”時代趨勢,成為了內衣行業微商板塊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