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副理事長樓才英:30年春秋奉獻于紡織檢測,為消費者守好每一道關 時間:2021-08-25 作者: 瀏覽次數:次
人物簡介:
樓才英,浙江省紡織工程學會副理事長
1987年7月—1992年6月,杭州市第一織布廠技術科;
1992年6月—2003年12月,浙江省紡織測試中心;
2004年1月—2009年1月,浙江省紡織測試中心檢測部主任;
2009年1月—2012年6月,浙江省紡織測試中心主任助理;
2012年6月-2019年11月, 浙江省紡織測試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2019年11月- 至 今, 浙江省輕工業品質量檢驗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從一名普通的織布廠技術員到現在負責分管檢測技術、質量、標準、科研的副院長,及業內權威專家,30年不忘初心,立足本職,無私奉獻,她就是浙江省紡織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浙江省輕工業品質量檢驗研究院副院長——樓才英。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紡織品在國際市場的份額不斷增加,現已成為我國傳統支柱產業和主要出口創匯品種之一。中國紡織品取得這樣的成就,離不開無數像樓才英這樣全心全意奉獻的紡織人。
回望過去:漫漫歷程
回望35年職業生涯,樓才英敢于突破事業上重重難關,親身參與紡織檢測的各類重大難題攻關,見證了中國紡織品檢測在改革開放后的巨大發展。1992年,從事了5年產品設計、工藝技術管理等工作的樓才英正式加入浙江省輕工業品質量檢驗研究院的前身——浙江省紡織測試中心,這一扎根就是30個年頭。
從基層干起,樓才英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堅持不懈地奮斗著。“我幾乎在每一個崗位都呆過,每一項檢測技術研究都有參過,甚至我還對每一道程序進行把關。”回憶起自己格外豐富的工作經歷,她這樣感慨道。穩扎穩打的工作歷練,讓樓才英對紡織品的生產工藝、檢驗技術、產品標準、檢測設備、質量管理體系都異常熟悉,摸爬滾打的研究探索,也讓她有自己的一套成熟的管理模式以及檢測技術。回憶工作經歷中的樁樁件件,其中國際行業標準的檢測令樓才英的印象最為深刻。
由于中國紡織品進出口產業起步比較晚,在改革開放洪流的搏擊中,若是想要實現與國外市場接軌,中國企業就必須要遵守國際行業標準。那時,國際上占主流的是由OEKO-TEX國際環保紡織協會制定的Oeko-TexStandard100的生態檢測標準,這套標準有著嚴格的檢測程序和眾多的檢測標準,但國內尚未形成可以為紡織品貿易出口企業保駕護航的成熟質檢行業,眾多企業的產品都因無法滿足國際行業標準而犯了難。此時正在從事日常檢測管理工作的樓才英帶著她的團隊一起著手國際行業標準的研究。“國內的紡織品檢測標準自成體系,但想要出口就必須要符合國際標準。”樓才英表示,這無異于是摸著石頭過河。從國內檢測標準到國際檢測標準,這個國際主流標準該如何檢測,檢測哪些方面,有哪些要素含量,如何達到具體指標,這一切都需要求去研究突破。
面對前所未有的技術壁壘,樓才英并沒有輕易退縮。她一方面加大對檢測設備和技術的投入,加大能力建設,另一方面也著手進行人才梯隊培養,主持并完成了多項省級和國家級科研項目。“許多染料與化學助劑不僅對環境是有毒有害的,若是工藝不合理,殘留在產品上,對人的身體都會造成傷害。”在浙江省一個重點的標準化試點項目中,樓才英率領博士團隊先提出了對銻含量進行控制的技術考量。“銻”作為一種對人體及環境生物具有毒性的元素,如果銻及其化合物含量過多,會通過呼吸道、皮膚等多種途徑進入人體,從而引起銻中毒。此后,他們將銻含量的控制和印染加工費相結合,推行紡織品各個方面的標準化,不僅對紡織品產業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更展現了輕工院為消費者和企業服務的態度和精神。在一次次的技術突破和行業標準升級中,輕工院成為了浙江紡織品產業“出得去”的引領者,為改革開放的浪潮注入了新的活力。
隨著消費需求日益升級,我省紡織服裝產業正面臨改造提升的艱巨任務,樓才英率領團隊主持完成的浙江省紡織、服裝、化纖產業對標報告,為我省紡織產業以標準化引領和推進轉型升級指出了重要路徑,獲得省主要領導指示肯定。在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樓才英迅速響應,第一時間牽頭組織制定《浙江省日常用防護口罩生產工藝指導書(暫行)》,《應急時期日常用防護口罩過濾材料指南》,協同省經信廳制定了《浙江省緊急防護民用口罩生產指南(暫行)》。面對兒童口罩標準缺乏的行業空白,又牽頭組織制定了T/ZFB 0004-2020《兒童口罩》浙紡標團體標準,為浙江省定點的服裝轉產口罩企業精準護航,為確保全省口罩等防疫物資盡快形成穩定產能為疫情防控筑牢第一道防線作出了貢獻。
展望未來:奮斗不息
“總有消費者為求高質量商品而出國購買一些知名品牌,購買回來以后發現商標上貼的是‘MADE IN CHINA’”。近年來,中國的紡織行業發展迅速,大量的紡織品由中國企業生產后,再貼上著名品牌標簽后出口到國外。樓才英坦言,這樣的狀況披露了我國紡織產業所面臨的現實問題:商家明明有能力制造出高質量的產品,消費者卻苦于沒有信息來源和購買渠道。這其中缺失的重要一環就是缺品牌、研發、設計策劃,缺制造業的上層建筑。
為助立于浙江企業打造出有影響力的區域品牌,也為推進浙江省紡織產業現代化、發展綠色化,樓才英率領團隊著手開始對浙江省紡織產業鏈標準體系指南的建設,與政府同心協力共同推進浙江省“品字標”品牌建設,梳理浙江紡織服裝領域有競爭力的好企業好產品,將浙江制造標準的“四精”要求體現在其中,制定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產品質量檢測標準。“浙江制造”是以“區域品牌、先進標準、市場認證、國際認同”為核心,以“標準+認證”為手段,集質量、技術、服務、信譽為一體,經市場與社會公認,代表浙江制造業先進性的區域品牌形象標識,蘊含了政府、社會、企業三方的共同努力。通過這個高標準的產品將會被授予“品”字認證標志,一個“品字標”產品、一張“品字標”證書、一個“品字碼”就是高品質高水平的名詞,消費者也可通過掃“品”字碼查詢相關各類信息,真正實現“一碼全知道”。這樣的舉措不僅是給商家的一劑強心針,也是給消費者的一粒安心藥,更是浙江高質量發展的一張“金名片”。
責任擔當:襟懷大氣
談到紡織領域未來的發展,樓才英有著自己的看法與見解:“紡織品的質量檢測固然重要,但紡織產品本身的個性、特色、和亮點同樣不可或缺。”為了幫扶企業發展,輕工院發揮公益職能,不定期給企業進行免費培訓。培訓不僅涵蓋了檢測技術、標準宣貫、質量管理水平提升等共性化需求,也會有貼合不同方向的個性化培訓。所有的培訓無償授課,輕工院甚至還會自掏腰包給予培訓人員“包餐飲”的人性化服務。針對浙江省紡織產業集聚區,多次帶領專家團隊為產業集聚區質量提升提供技術支撐。在樓才英看來,落實永遠是擔當最好的注腳,沒有落實的擔當等于空話,為企業、為產業服務就是輕工院的責任。肩負著責任與擔當,樓院長和輕工院一如既往地走在了時代的前端。
除此之外,輕工院始終不間斷地升級檢測裝備,引進人才,力圖全方面提升自己的水平,為企業與國家提供更好的服務。無論是設置門檻來淘汰落后產能,還是努力杜絕高能耗來實現高品質發展,都是輕工院為進一步優化浙江的紡織品產業所作出的種種嘗試。正是因為有著如此堅實的后盾,企業才能持續綠色發展,消費者才能放心挑選產品。近幾年來,紡織品的抗螨蟲、抗菌能力在不斷提高,化學助劑、染料對環境的侵害在逐步減輕,面料的質感在不斷精益求精。翻開紡織產品的標簽,總能看到一串串代表國標、行標與團標的字符。這一系列令人欣喜的新變化,一個個不斷更新的新標準,這些成就背后凝聚著無數紡織檢測人員的心血與汗水。30年歷程初心不變,風雨兼程,樓才英將繼續帶領浙江省輕工業品質量檢驗研究院砥礪前行,為浙江紡織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記者:葛麗娟、趙文艷、俞 安
審核:李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