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紡織技術》2024年第4期|專欄解讀及文章推介 時間:2024-04-10 作者: 瀏覽次數:次
01.封面文章介紹:
呂汪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低聚物組成的雙檢測器色譜法分析
作者單位:浙江理工大學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中的低聚物會顯著影響其加工性能和終端產品的品質。為探究PET中低聚物的組成,通過一步沉淀法提取PET中的低聚物,借助超高效聚合物色譜(APC)、光電二極管陣列檢測器(PDA)和示差折光檢測器(RID)對自制的低聚物混合標準溶液進行標定,由外標法擬合各組分的標準曲線,建立定量檢測低聚物組成的方法。結果表明:在240 nm吸收波長下,可獲得分離度高且重復性好的低聚物色譜圖;在測定范圍內,相關系數>0.99,相對標準偏差RSD<2.00%,方法的線性關系及重復性良好。對未知濃度的試樣進行檢測可知,PET纖維中的低聚物包括環狀二聚體、含一個二甘醇的環狀二聚體、環狀三聚體、環狀四聚體,其中以環狀三聚體和環狀四聚體為主;所測試樣品中,物理法再生PET中低聚物總含量最多,原生PET次之,化學法再生PET中低聚物含量最少。
點擊閱讀:呂汪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低聚物組成的雙檢測器色譜法分析
知網鏈接: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SCGS/detail?uniplatform=NZKPT
黃晨:PLCL超細纖維非織造材料的潤濕性調控與機理
作者單位:東華大學
為探究三氟乙酸(TFA)對聚丙交酯-己內酯(PLCL)潤濕性能的影響,通過調節靜電紡絲溶液中六氟異丙醇(HFIP)和TFA的配比,在不添加任何親水成分和后整理劑的情況下,采用一步法實現PLCL超細纖維非織造材料的潤濕性調控。將PLCL溶于HFIP和TFA的混合溶劑后進行靜電紡絲,隨著TFA體積分數從0增加到100%,PLCL大分子鏈段逐漸變短、紡絲液黏度降低,纖維平均直徑從1.036μm降低到0.611μm,接觸角從121°(液滴法)降低到46°(氣泡法)。通過EDS、紅外、熱重、XRD及核磁氫譜測試研究機理,結果表明:TFA的加入并沒有使PLCL分子產生新的化學結構,但會使PLCL中的PLA鏈段和PCL鏈段發生水解,導致PLCL大分子鏈段中疏水性酯基數目減少,PLCL親水性增加。該研究結果可為簡單高效制備出親水PLCL超細纖維非織造材料提供借鑒。
點擊閱讀:黃晨:PLCL超細纖維非織造材料的潤濕性調控與機理
知網鏈接: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SCGS/detail?uniplatform=NZKPT
王雪琴:填充物的力學性能對坐墊舒適性影響的仿真分析
作者單位:浙江理工大學
將經編間隔織物和不同密度的海綿材料作為坐墊的填充物,通過分析坐墊上的人體體壓分布情況,深入探討坐墊的整體舒適度。首先,選擇中密度海綿(28 kg/)、高密度海綿(50 kg/)及新型彈性材料經編間隔織物,分別對其進行力學性能實驗。隨后,采用有限元仿真法,對三種材料分別進行單軸壓縮仿真,分析得出擬合度最高的本構模型;對經編間隔織物材料進行微元變形仿真,分析該材料變形量、壓強、厚度三者關系的數學模型。最后,建立彈性坐墊和中國50百分位男性的人體臀部(軟組織+骨骼)仿真復合模型,分析臀部與墊面的體壓分布數據,并利用體壓測試儀驗證仿真數據的有效性。結果發現:仿真結果顯示,中密度海綿、高密度海綿及經編間隔織物體壓-應變擬合度最高的本構模型選低密度泡沫較合適;經過MATLAB進行二次多項式擬合可得出經編間隔織物的變形量、壓強、厚度三者之間的數學模型;經編間隔織物彈性坐墊墊面的峰值比中密度海綿彈性坐墊墊面的體壓峰值大,比高密度海綿彈性坐墊墊面的體壓峰值小,整體墊面體壓分布情況較海綿坐墊更均勻;體壓測試儀驗證仿真數據與實際測試數據小于5%,表明仿真實驗可行。研究表明,經編間隔織物比海綿材料具有更好的支撐性和壓力舒適性。這些實驗結果以及虛實結合的方法可為未來彈性坐墊產品的材料選擇及開發提供參考。
點擊閱讀:王雪琴:填充物的力學性能對坐墊舒適性影響的仿真分析
知網鏈接: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SCGS/detail?uniplatform=NZKPT
夏兆鵬:B-PDA-G/PDMS導熱絕緣材料的制備及應用
作者單位:天津工業大學
為解決可穿戴電子設備中的散熱問題,開發了一種高導熱、高電絕緣性能的柔性熱管理材料。通過選用氮化硼(BN)和石墨烯納米片(GNPs)作為雜化導熱填料,選取聚多巴胺(PDA)對雜化導熱填料表面進行改性,然后與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混合,采用熱壓法制備了不同填料質量分數的B-PDA-G/PDMS導熱絕緣膜。利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X射線光電子能譜和掃描電鏡等表征手段,探究填料B-PDA-G與單一BN對PDMS膜導熱性能的影響,并評估其在紡織領域的應用可行性。結果表明:B-PDA-G/PDMS膜在低填料質量分數時能夠保持良好的力學性能、電絕緣性和導熱性能。當BN與GNPs的質量比為5∶5,填料質量分數為30%時B-PDA-G/PDMS導熱絕緣膜的面內導熱率最高可達7.63 W/(m·K),相較于BN/PDMS和純PDMS膜分別提高了2.8倍和27.3倍。B-PDA-G/PDMS作為封裝材料應用于電熱織物中表現出良好的導熱和散熱性能,表明其在柔性可穿戴設備和電子器件的熱管理中應用潛力巨大。
點擊閱讀:夏兆鵬:B-PDA-G/PDMS導熱絕緣材料的制備及應用
知網鏈接: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SCGS/detail?uniplatform=NZKPT
02.本期文章推薦:
專欄:先進纖維材料與功能化
PLCL超細纖維非織造材料的潤濕性調控與機理(朱雪瀅,鄧霽霞,黃晨)
B-PDA-G/PDMS導熱絕緣材料的制備及應用(程春芬, 潘佳俊,唐孔科,夏兆鵬,劉志濤)
填充物的力學性能對坐墊舒適性影響的仿真分析(肖珂瑩,崔思怡,林少武,王雪琴)
鈦磷催化劑的制備及其在PET合成中的應用(朱海鑫,王勇軍;呂汪洋,陳文興)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低聚物組成的雙檢測器色譜法分析(李麗娜,高峰,王勇軍,陳文興,呂汪洋)
專欄:紡織工程
平行電極式電致發光紗線的構筑成型及其水上救援可穿戴應用(趙世康,王航,田明偉)
抗菌熱濕舒適復合功能服用面料的性能(劉曉涵,王宇軒,謝雯,張紅霞)
基于三維掃描的織物多方向可視化彎曲性測試方法(蔣鑫,劉成霞)
織物風格與熱濕舒適性綜合評價系統設計(田源,杜趙群,鄭冬明,鄒昊宸)
專欄:染整工程
極性溶劑預處理對間位芳綸染色性能和機械性能的影響(宋吉賢,張思嘉,江華)
ACQ、AIE聚合物納米粒子發光性能及其在噴墨印花中的應用(梁小琴,梁梨花,朱盡順,馬明月)
專欄:數智時尚
基于改進MobileNet v2的服裝圖像分類算法(李林紅,楊杰,蔣嚴宣,朱浩)
可持續視角下虛擬服裝對實體服裝消費的影響(魯成,陳子燁)
專欄:紡織前沿
吸濕速干材料的研究進展(張月萱,劉亞,莊旭品,邱夢穎)
織物摩擦性能測試系統的研究進展(田源,杜趙群,鄭冬明,鄒昊宸)
03.期刊介紹:
《現代紡織技術》是浙江理工大學、浙江省紡織工程學會共同主辦的全國性行業科技期刊。1985年創刊時名為《現代絲綢》,1992年改名為《絲綢技術》,1999年由《絲綢技術》和《浙江紡織》合并改刊為《現代紡織技術》。
《現代紡織技術》以“現代紡織”為特色,重點報道紡織領域的理論研究、生發技術和管理經驗等成果。面向大紡織,選登各種與“纖維生產加工”“紡紗技術”“織造技術”“印染加工”“紡織機械”和“服裝工程”等相關選題的科技論文。主要欄目設有“材料工程”“服裝工程”“染化工程”“紡織設備”等。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紡織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收錄期刊和“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
《現代紡織技術》
社 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園區(2號大街928號浙江理工大學)
郵 編:310018
電 話:0571-86843150,86843152
網 址:journal.zhukao100.com
信 箱:att@zstu.edu.cn
微信公眾平臺:紡織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