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節特輯 | “織女”們的面包與玫瑰 時間:2024-03-08 作者: 瀏覽次數:次
女性和紡織似乎總有著不解之緣。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在男耕女織的古代社會分工之下,女性的一生幾乎都在紡織機前度過,也正因如此,誕生了不少女性與紡織的神話故事。
在古希臘神話中,三個命運女神通過紡線左右人類的命運。克洛托紡出生命之線,拉克西絲用它串聯起各種幸福與苦難,阿特羅波斯則決定該在什么時候剪斷這根絲線。在冰島傳說中,戰場女武神瓦爾基里亞有一架血色織布機,她以人的腸子為經線,紡織出戰爭的走勢。瑪雅神話里大地之神的女兒用棉花紡織成雨云,而中國神話里的織女將云朵紡織成天衣……
很多民族都相信紡織技藝、紡織原料起源于女性,例如在中國文化史上,就曾先后出現過兩位卓越的女性紡織英雄。第一位是傳說中黃帝的元妃——嫘祖。傳說她教民育蠶治絲,在絲織生產上做出過開拓性貢獻,被后人尊稱為“先蠶”。
第二位是元代松江烏泥涇的黃道婆。她對棉紡織技術和工具進行了革新,從而極大地促進了當時的松江府和整個江南地區的棉紡織生產,被后人尊稱為“先棉”。這兩位女性紡織英雄歷來都備受稱頌,并且都被當作行業祖師神來供奉和祭祀。
“織女們”的英雄故事不止存在于神話中,在現實社會,她們更是歷史的創造者。
二十世紀初,在工業國家中,社會腐敗黑暗,工人飽受壓迫,紡織業作為重要的經濟支柱,聚集了大量的女性勞動力。這些紡織女工們不僅具備細心、耐心和靈巧的雙手,更懷揣著追求平等、尊重與自由的堅定信念。
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街頭,數萬名女工舉行示威游行,她們要求縮短工時,增加工資,獲得選舉權,并喊出了“Bread for all, and Roses too”(面包與玫瑰)的口號,面包代表經濟保障,玫瑰象征生活質量。這是歷史上勞動婦女第一次有組織的群眾斗爭,斗爭得到全國乃至世界其他國家婦女群眾的廣泛同情和熱烈響應,并最終取得了勝利。為紀念這一活動,第二屆國際社會主義婦聯大會做出決定:自1911年起,每年的3月8日為“國際勞動婦女節”。
在我國,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期,外國商人在上海設立機器巢絲廠,依靠豐富的原材料和廉價的勞動力,機器巢絲業在長三角地區發展迅速,中國絲業幾乎壟斷了國際市場,僅上海巢絲廠就有一百余家,巢絲工有十萬左右,其中大部分都是女工。任勞任怨的紡織女工憑借勤勞的雙手為資本家們帶來了巨額的利潤,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不但休息時間被無限壓榨,微薄的薪水也是少得可憐。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中提出“婦女解放是要伴著勞動解放進行的,只有無產階級獲得了政權,婦女們才能得到真正解放。”于是,中共第一任婦女部長向警予在隨后的幾年里多次在上海領導婦女運動,成功領導上海閘北14家絲廠15000多名紡織女工罷工。婦女解放的意識在絲廠中悄悄發芽,并深入土壤,根系延伸到全國各地。自此以后,我國不斷強調和維護婦女權益,并在1924年第一次舉行“三八”婦女節紀念活動,1949年12月,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規定每年的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
婦女節的設立來之不易,正是中外織女們的勤勞、堅韌和勇敢,引領廣大婦女爭取自身合法權益,她們為面包而戰,她們也為玫瑰而戰。今年3月8日,是我國第101個婦女節,浙江省紡織工程學會祝廣大女性同胞節日快樂!不必借光而行,你我亦是星辰。